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领党员干部追忆红色水利发展史,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9月24日,水利文献信息室党支部、经济研究处党支部、润泽公司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官厅水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学习教育。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李肇桀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活动。
官厅水库位于北京母亲河永定河上游,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水利部主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于1951年开工1954年竣工,作为根治永定河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实现了永定河自“无定河”到“永定河”的历史性转变,对新中国首都建设乃至华北地区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庆祝官厅水库工程顺利竣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编号001号水轮发电机组落户官厅水电站,投运至今一直还在安全运行,建成初期曾为首都及华北电网提供14%的电力供应。工程建成70年来,在防洪、供水、发电、生态等方面发挥出显著效益。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自然环境变化和无序开发建设的影响,官厅水库出现水质污染、水库干涸,被迫退出了首都饮用水源地,永定河流域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里率先开启了新中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之旅。特别是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指引下,北京市政府于2018年组建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具体承担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任务,在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综合治理成效显著。2022年4月,官厅水库蓄水总量高达6.9亿立方米,水质基本稳定在III类标准,并正在努力恢复首都饮用水源地功能;2023年,断流干涸26年之久的永定河恢复实现全年全线有水,永定河流域重现生机。
通过现场参观以及视频和图片,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看到了当年集全国之力、来自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农民数万人肩挑手提艰苦奋战的建设场景,老一辈建设者们筚路蓝缕、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到我们,官厅水库的胜利修建以及近年来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卓越成效,作为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党员干部的 “四个自信”。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新一代水利人,一定要大力弘扬前辈们忠于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加优秀的水利政策研究成果服务水利、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