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向前 杨彦明 周 飞 马 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3·14重要讲话中指出,保障水安全,无论是系统恢复生态、扩大生态空间,还是节约用水、治理污染等,都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分清政府该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2022年6月17日,水利部推进“两手发力”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两手发力,既要全面履行战略、规划、标准、政策、监督、服务等政府职能,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管严、管到位,又要善用、会用、用好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水利发展生机活力。本文梳理分析了水利领域市场机制作用政策要求、定位和作用机理,探索提出了水利领域市场机制作用判断条件、作用清单和有关政策建议,为推进水利领域“两手发力”工作提供参考。
一、水利领域市场机制作用政策要求及定位分析
(一)政策要求
从目的上看,相关政策在水利领域鼓励和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主要聚焦两个方面。
一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二是激发水市场活力,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市场与政府关系定位分析
随着政府职能优化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要求不断提高,水利领域市场环境和作用空间不断扩大,政府管理和市场作用进一步融合,主要分为以下情景:一是政府严格管控,不放开交给市场。定位是政府管理不能缺位,重点是政府全面履行战略、规划、标准、政策、监督、服务等职能。二是部分环节放开交给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定位是政府管理不能越位,在部分环节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三是政府和市场充分融合,定位是公共服务市场化,以政府管理支持市场运作,以市场运作实现管理目标,重点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发展。
二、水利领域市场机制作用判断条件
(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机理及特点
根据宏观经济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第一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第二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来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
市场机制也在某些情景下存在失灵情况,是政府实施管理的必要内容和活动边界。如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导致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须由政府以强制方式进行管理。供水的自然垄断属性,须由政府进行价格管制,包括成本监审和水价核定等。
(二)水利领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判断条件
一是管制性。主要通过进一步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是否有明确禁止、排除限制市场主体或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等相关条款进行判断。二是垄断性。主要通过分析水利领域自身特点、管理体制、市场主体参与等情况是否处于垄断地位进行判断。三是替代性。主要通过市场发挥作用是否能优化政府职能,是否能够替代政府提供服务进行判断。四是营收性。主要判断市场主体参与后能否获取收益,如水利工程供水、发电等运营收益。五是监管性。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否在政府规定制度框架下开展,政府方面是否出台相关管理规定等进行判断。
三、水利领域市场机制作用清单
以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为指引,选取工程建设、工程安全管控、水利投融资、水资源节约利用等典型领域,开展水利典型领域市场机制作用方式和路径分析,对各领域不同环节、不同内容是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行判断,提出水利典型领域市场机制作用清单(如表1所示)。
四、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落实“两手发力”要求,建议对可市场化的水利领域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
一是工程建设领域中,进一步在项目法人组建、资金筹措等方面纳入更多市场资源,鼓励探索供水协商定价,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多元筹集资金,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市场机制减轻财政压力。
二是工程安全管控领域中,小型水利工程(重点是小水库)管护机制改革在引进市场资源、理顺政府-市场关系方面都取得了成效,应当作为市场化改革的重点领域继续坚持推进。推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也是水利资产市场化运营管理的重要方式,相关政策制度正逐步完善,建议积极推进。
三是水资源节约利用领域中,可将水权交易作为水资源配置环节市场化改革突破口,流域间、地区间、行业间、用水户间多种形式的用水权交易进一步推动。同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转化,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