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产品概念及其价值核算方法初探(摘要-第872期)
发布时间:2023-05-23

(吴浓娣 杨 研 任领志 刘定湘)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旨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水生态产品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其价值被严重低估。加快水生态产品概念、分类及价值核算方法研究,既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立足水的生产要素价值、水利基础设施价值、水源价值、社会文化和精神价值,以水生态系统为依托,尝试界定水生态产品概念,并对产品进行分类,探索提出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及计算方法,以期为下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做点铺垫。

  一、水生态产品概念及分类

  (一)关于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是具有鲜明中国特有的概念,在国外通常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产品涉及生产、生活、生态方方面面,很难对其作出精确的定义。根据国家政策文件,综合国内外有关学者意见和观点,生态产品大体可以被认定为在不损害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生态系统为人类生活生产所提供的供给和服务,主要包括物质产品供给、生态调节、文化服务等,既涵盖生态系统所生产的自然要素,也包括人类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采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方式生产的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服务等。

  生态产品的价值反映的是生态产品变化对人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其实现就是生态产品蕴藏的内在价值显化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其评估和测算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以方便人们更为直观了解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服务和功能价值。

  (二)关于水生态产品

  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水生态产品是水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社会使用和消费的或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应能够反映水的生产要素价值、水利基础设施价值、水源价值、社会文化和精神价值,且具备“商品和服务” 的一般特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做好三步基础性工作,即产品界定、指标确定和价值核算。

  (三)水生态产品分类

  水生态产品具有多样性,本文根据其服务功能分为供给类产品、调节类服务和文化类服务三大类。其中,供给类产品是指在不损害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利用或转化利用的方式从水生态系统获得的物质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供给类产品仅包括原水产品、渔业产品、水力发电等,广义的供给类产品进一步将依靠水利工程灌溉种植的农产品等也归为水生态系统的供给产品。供给类产品往往具有严格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包含人类必要的社会劳动,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调节类服务是指水生态系统提供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条件的享受性非物质惠益,包括水源涵养、固碳释氧、气候调节、水质净化、洪水调蓄等。水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表现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具有显著的纯公共产品特征,一般不依赖于人类必要的社会劳动而存在,通常无法实现市场交易。

  文化类服务是指从水生态系统获取丰富精神生活、认知体验、水文化教育、休闲游憩和美学欣赏等体验性非物质惠益,主要涉及生态旅游、康养服务、景观溢价等。水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属于准公共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如建设水利风景区或康养基地等可以实现市场化交易。

  此外,根据是否消耗水资源,水生态产品又可以分为消耗性水生态产品和非消耗性水生态产品。其中,供给类产品的获得需要消耗水资源,属于消耗性水生态产品,而调节类服务和文化类服务的获取不消耗水资源,均属于非消耗性水生态产品。

  二、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

  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尤其是调节类服务价值核算)是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实现的基础。其中,功能量和价值量的科学界定与核算尤为关键。

  水生态产品功能量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域范围内,水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物理量,需要从水生态系统的属性、结构和功能出发,通过定量评估核算水生态系统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物质数量。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域范围内,水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量,需要在水生态产品功能量定量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各类产品与服务价格核算水生态系统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量。

  三、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

  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为基础,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涉及多个指标,不同指标有多种核算方法。其中,供给类产品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以市场价值法核算为主。调节类服务具有显著正外部性,其价值难以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以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间接方法核算为主。文化类服务价值核算常采用准市场法,如旅行费用法、支付意愿法、条件价值法等。本文围绕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有关指标,提出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如下。

  (一)供给类产品

  水生态系统供给类产品主要涉及渔业产品、原水产品、生态农产品以及水力发电等物质产品和能源。供给类产品产量可以根据实地调研、当地统计年鉴、农业部门、水务局等地方政府部门获取相关资料数据,其价值量采用市场价值法测算。

    (二)调节类服务

  1、水源涵养

  水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分为水库水源涵养、湖泊水源涵养和沼泽水源涵养。其中,将水库或湖泊截留、存储降水水量减蒸发水量作为水库或湖泊水源涵养的功能量,将沼泽存储降水水量减蒸发水量作为沼泽水源涵养的功能量,其价值量采用影子工程法测算。

  2、固碳释氧

  将水生态系统内植物、藻类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或产生的氧气量作为固碳释氧功能量,本文选用二氧化碳量作为水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的功能量,其价值量采用替代成本法测算。

    3、气候调节

  将水面蒸发消耗的能量作为水生态系统气候调节的功能量,其价值量采用替代成本法核算。

  4、水质净化

  将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作为水生态系统水质净化的功能量,其价值量采用替代成本法核算。

  5、洪水调蓄

  水生态系统洪水调蓄涉及水库调蓄、湖泊调蓄和沼泽调蓄,其价值量采用影子工程法核算。

  (三)文化类服务

  1、生态旅游

  将核算地域范围内水景观的年旅游总人次作为水景观生态旅游的功能量指标,并采用旅行费用法核算人们通过生态旅游获得的非物质惠益价值量。

  2、康养服务

  将核算地域范围内水景观年接待康养服务人次作为水生态系统康养服务的功能量,采用支付意愿法核算人们通过康养服务获得的非物质惠益价值量。

  3、景观溢价

  将新增住房面积作为水生态系统景观溢价的功能量,采用支付意愿法核算其价值量。

  综上,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统筹考虑水生态系统的供给类产品、调节类服务和文化类服务的综合价值,确保能够反映水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及为人类提供的实际惠益。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如何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还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文对应纳入价值核算的水生态产品范围和边界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及计算方法,但也仅是一种探索和思考,是否科学合理还需要实践检验。

  研究过程中,除了水利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律学等开展跨学科研究,更需要充分考虑各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管理程度等,比较分析和借鉴国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不同做法,边研边试,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理论与制度体系,推动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绿色贫困”和“金色污染”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