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品 郭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既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安吉县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18年来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探索出了“社企共治、乡村共富”的“两山”经济转化新模式。解码安吉,梳理“绿水”红利促进乡村振兴的先行实践,可为更好发挥水利在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供借鉴。
一、安吉县基本概况
(一)水资源状况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是太湖、黄浦江的源头,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植被覆盖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河流、湖荡、山塘水库众多,河道长度1669.52公里,水域面积86.36平方公里,人均水资源量2590立方米,水资源相对丰富,以赋石、老石坎两座大型水库为主的各类水库总库容量达4亿立方米。安吉县地表水水质优良,基本以Ⅱ、III类为主,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均达100%。县域内水力资源蕴藏丰富,总装机180万千瓦的“亚洲之首”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水电站座落在境内。
(二)经济发展转型情况
安吉县常住人口近60万人,曾经是浙江省20个贫困县之一。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安吉走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立县”之路,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成就全县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不断出台,安吉人艰难思变,依托生态优势,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特别是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后,安吉绿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全县经济未减反增,2022年安吉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9.69亿元,较2005年增长13倍,在全市财政收入中的占比由10.5%提升至16.3%,并率先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级生态县等美誉,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安吉模式探析
(一)践行理念战略
1、因地制宜践行“两山”理念
安吉县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途径,成功实现了从环境污染负面典型到生态文明样板示范的转变。以赋石水库为例,为改善库区周边乱采乱挖、倾倒垃圾、野钓偷渔等乱象,在联合公安、环保、综合执法等8部门加强巡查监管的同时,赋石水库管理所与夏阳、赋石、赤坞村签订《共叙山水情 共谱发展曲 “一库三村”合作协议》,合理规划开放区域,利用下游滨水生态景观、库尾湿地及周边珍贵观赏树种等自然资源打造特色“露营村”,通过释放“绿水”红利,推动产业发展。
2、水利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安吉县依托“西苕溪绿水经济带”,利用水利设施、河湖水域及其岸线,串联起文化遗产、精品村落、旅游休闲、特色小镇等元素,引领沿线村庄发展乡村度假、休闲农业等产业,取得显著效益。如,潴口溪村凝聚村集体力量发展乡村经营,通过水系疏通,将荒芜20余年的臭水潭打造成湿地公园,引入漂流、飞艇等涉水经济项目,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95.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万。安吉县鼓励村民参与共建,组建强村富民公司40余家,涵盖所有行政村,积极探索建立“资源入股、资产入股,挣薪金、分股金、拿租金”的“两入股三收益”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村民以闲置资源资产入股,与村集体、工商资本等合作取得收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两山”转化的积极性。
(二)创新发展机制
1、创新规划理念,重视河长制引领
以河长制为统领,抓实水环境治理,筑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河道管理模式,做到各司其职、联勤联动,快速闭环解决河道问题,提升水生态环境,为打造安吉旅游品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2、创新工程建管模式,构建共建共管共享机制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全面明确了水库、山塘、排涝站、农村饮用水等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主体,落实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按照区域、流域管护任务整体打包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村集体等专业队伍承担工程管护任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政府和村集体共建共管机制,协同互惠。
3、创新涉水投融资模式,拓宽乡村振兴投资渠道
安吉县积极引导多种形式社会资本,特别是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合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潴口溪村吸引了洁澄水业投资5亿元,打造以水为核心的精品养生度假园区;新丰村组建了“梦里水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促进村庄建设和旅游业态有机结合;夏阳村先后引入8家企业及平台公司、1100余万元社会资本,以“保底租金+流水分成”的模式盘活村闲置土地和房屋资源,多形式拓宽乡村建设投资。
4、创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发挥用水权价值
安吉县在科学核算评估重点水域水资源、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础上,拟通过用水权价值实现机制盘活安吉县优质水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参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县域产业绿色发展,将安吉县优质水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在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居民增收,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三)创新管理手段
1、坚持村民主体,实现共治共富共赢
让当地村民当“主角”,已成为安吉县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在共建共管的同时,水利部门坚持村民共治、利益共享,积极发动库区周边村民成立守山、护水生态卫队,协助水库管理所开展巡逻、排查、宣传等工作,提升水利工程管护成效。同时,将闲置河道管理用房移交村集体经营使用,在基地开展知识宣讲,为村集体露营产业提供新场景、新内容,更大程度上发挥水利项目价值,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先富起来。
2、联结库村利益,赋能乡村经济发展
在赋石水库“一库三村”政策引导下,夏阳村、赋石村和赤坞村联合成立了全市首家露营强村公司,依托水库自然环境,通过开展信息共通、客源互送等形式合作,创新“村集体+露营”利益联结模式,引入“村游富农”生态露营项目,打造出“小杭坑”“寒江孤影”等多个库村共富露营基地,形成了面积近200亩的品牌网红生态营地村落,作为主会场成功举办了2022年长三角露营大会,持续扩大行业影响力。
3、创新管理制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022年6月,安吉县出台《安吉县露营营地项目暂行管理办法》,以水为脉,对露营选址范围、规范审批、验收备案、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同时对营地服务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进行系统提升,有效化解了当前露营行业规范不完善、露营地设施建设质量参差、安全防护无标准、户外认知教育缺位、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吸引了小红书、携程、腾讯等社会资源进驻,为安吉县露营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抓住“网红”风口,助推经济效益提升
秉持“保护生态环境,科学有序开发”的思路,夏阳村发挥龙头牵引作用,抓住“网红”流量密码和风口,抱团打造“露营+”共富工坊,在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展示推广,持续获得流量与关注,吸引到小红书、携程等OTA(在线旅行社)头部合作,把偏远山村变成了“时尚达人聚集地”,推动露营产业提档升级,2022年夏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75万元,较2020增长近5倍,趟出一条小山村逆袭之路。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理念战略指引;
(二)发挥水利助力作用;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四)找准乡村发展定位。